安楠个人网站

化蛹成蝶乘风起----知名艺术家刘景路的艺术人生

2013-3-19 07:39| 发布者: 安楠| 查看: 3768| 评论: 0

摘要: 刘景路中国报道北京讯 (记者 郭太平 张德光)再次认识刘景路,是时隔18年之后的现在。18年前认识的是发明家刘景路,而现在认识的是艺术家刘景路。勿容置疑的是,他们的的确确是同一个人。从发明家到艺术家,刘景路 ...

刘景路
 中国报道北京讯 (记者 郭太平  张德光)再次认识刘景路,是时隔18年之后的现在。18年前认识的是发明家刘景路,而现在认识的是艺术家刘景路。勿容置疑的是,他们的的确确是同一个人。从发明家到艺术家,刘景路到底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

                                                雕塑:创作者

 第一篇   作茧自缚

 等待是一个茧,如果不能突破,人生就不能升华。
 做一个艺术家是刘景路儿时的梦想。从小在沂蒙山区长大的刘景路,与生俱来的喜欢写写画画,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跨进正宗艺术学院的大门,进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学校里,他的美术专业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他那 “龙飞凤舞”的书法却总把老师给“难倒”。为此,刘景路发狠要把字写好。中国传统的练字方法就是临碑帖,他在摆弄了一段时间字帖之后,思维活跃起来:难道练字就没有“捷径”可走吗? 他从卖唱盲人那里得到了启发:“盲人能够在一个地区行动自如,全在于他的“熟”;盲人通过手的感觉、触摸来识别盲文,是反复练习形成的惯性结果,他断定常人练字找到这种感觉便可写出好字。 他由碑帖想到石碑.顺着碑上的字槽写下来,训练手上遵循固定路线滑动的感觉,一试之下,效果明显。由此,根据动力定型的原理,他发明了习字轨板,并申请了专利。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发明了方便拖鞋、可调式枕头、多功能保健口香糖等多项技术专利。他的发明一度在当地引起轰动,并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了颇有名气的发明家。
    从一个农民到发明家,刘景路在众人眼中名幅其实的是一个成功人士。然而沐浴在丰裕的物质生活和鲜花、掌声中的刘景路,却为此苦恼不已。原因就在于那个儿时的梦想,他原本是朝着“艺术家”的梦想在努力,却一不小心成为了“发明家”,这并不是他内心真正想要的成功。那个时候,艺术家的梦想就成为了捆绑他的“蚕丝”,一刻不停的缠绕着他,把他的内心紧紧的包裹了起来……
    等待是一个茧,如果不能突破,人生就不能升华。犹豫和徘徊中的刘景路最终还是让梦想战胜了现实,在别人怀疑甚至讥笑的目光中,拖着心里那个严严实实的茧,义无反顾的朝着梦想前进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刘景路开始遍访名师,从中逐渐确立起自己的艺术思想,走上了一条艺术创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潜心研究书法、绘画,并坚持创作, 大胆尝试多种技法表现与创新,其用笔洒脱淋漓、气势磅礴、雄浑壮阔、淳朴自然、雅俗共赏、自成一格。毋庸置疑,刘景路后来的艺术创作能够随心所欲,其灵感多是来源于他丰富的生活经历。正是因为长时间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开阔了刘景路的视野,也打开了他敏感的神经,使他获得了从平淡无奇中发现惊奇的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刘景路了解了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能够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推进自己的艺术。

                                                        雕塑:马到成功

 第二篇   破茧而出

    茧是束缚,是捆绑。经过撕心裂肺般疼痛后的超脱,如凤凰涅槃,重塑的是全新的自己,悟出的是人生真理。
 出生在羲之故里的刘景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书法的同时,认真研读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并从中得见书之无常,具是心仪万千自然造化得来。不幸的是以字形为重的书法观一直在影响着书法研究和书法教育,在这种书法氛围中人们所致力的只能是单纯的字形的演化(还不是造化),这种“艺术”只能与古人所创建的艺术高峰渐行渐远。
    在刘景路看来,书法之所以称其为艺术,是因为作品散透着书者个人的心性,即表达着书者对自然和世情的感受和知悟,书法不应该仅仅只是写字的艺术,字只是书者表达心性才情的媒介,只有昭示生命活力的,才情与技巧合一的书写形式才能称其为书法艺术。如果只是着意于字的点划和结字意味的追求而忽视心性在具体情境中的表达,书法中最具生命活力部分就不复存在,书法艺术就沦为写字的技术。
    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刘景路经过十几年的认真研究,大胆创新,在其多年创作象形字的基础上,对中国汉字与民俗文化,对中国书法与绘画更加透彻的理解,进而大彻大悟,灵性所至,作品由书法之形变为作者心修之意,再由意而升华为书画合一个性化的视觉语言,从而使一个个简单的象形文字,通过其自创的”加象””抽象”等创作手段,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独有的创作形式---意画书法。
    仔细欣赏刘景路那些千姿百态的意画书法,真是让人惊喜,不但具有丰富的书法艺术性,而且将字的意义以一种独特的创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单调的线条,而是具有活跃、丰富的笔墨变化;没有呆板、枯燥的布局形式,更像是一个个充满生机、趣味和活力的生活画面,使人禁不住赞叹。
    比如作品《义》,集忠教节义于一身的关公在中国人民心中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作品置入关公这一历史人物,便拥有了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中国文化积淀;
    比如作品《海纳百川》,首先映入观者眼中的是一幅心旷神怡的水墨山水画,静观之下,一个演变为万顷波涛的海字和三个粗犷有力的“纳百川”组成的这幅作品,处处都浸透着作者的性情和才气;
    作品《道》,作者在创作时将“道可道非常道”这种影响中国千年的理念积蕴在笔尖,以“老子论道”的书画形式展现给观者,让人茅塞顿开,大悟成佛………………
    刘景路认为,书法的创作应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遵循“不可有二”的艺术原则,即作品必须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亦不可复制。在美术界,坚守艺术作品“不可有二”的原则是艺术家共同遵循的职业准则,这就是原创美术作品与赝品价值殊异的原因。在书法界,由于承袭程序化艺术方式由来已久,人们对这一原则的认识尚需时日,但唯举“不可有二”的原则,书法艺术才能从程序化的传承中回归到创造性的艺术行列,并得以建立新的评价方式和价值标准,从而融入当代艺术。
    正是站在一个艺术家对中国书法负责任的高度,刘景路审慎的对待书法艺术的本源和探索传统书法新的艺术空间,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意画书法艺术的道路上镌刻着属于自己的痕迹。目前,他的作品频繁地在全国书画赛事中入选、获奖,或者被艺术机构和组织收藏,相关媒体也相继刊载了他的作品和事迹。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境界极高的佛家偈语,就如同景路此时的艺术境界,是一种生命转折后的破茧而出,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意画书法:马到成功

第三篇    化蛹成蝶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只蛹,追求的梦想就是蛹上的蚕,只有冲破身上的茧,我们才能成为一只漂亮的蝴蝶。
 刘景路并不满足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他明白这些成就与他的艺术梦想还相差甚远,唯有力耕不辍,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才能对得起他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 
    与许多借汉字创作视觉新形象的当代艺术家不同,刘景路是从传统书画开始入门的。这使他的作品始终关联着传统书画的内涵,取其写意的特征,在神似之间游走。从当代艺术的角度看,刘景路似乎并不彻底,而如果换成传统的视角,他又像是在画字。这种双层尴尬,一度让刘景路身份模糊,左右受挤。但他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在绘画之余,把自己的艺术理念延伸到了雕塑,乃至装置等三维空间,从而实现了从一个书画家到艺术家的顺利转换。
    早在《周易》中就有:“书不尽言,言语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大意是直观形象可以表达比语言更幽微、更难以表达的意蕴。王弼也曾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名象者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这里由“意”、“言”、“象”三者的关系思辨,阐明“意”只能由“象”来表达。这种以“象”明“意”的说法正是书法意象说的哲学本源,也为书法文化艺术的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景路的不少雕塑作品,就其形态而言,已更加趋于观念,逐渐跟他原来的书画拉开了距离。比如他做的雕塑《青春的力量》,用强劲有力的大腿和胳膊来构成抽象的“力”字,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又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联想。还有他创作的“人”系列雕塑,把“人”作为自己思想的表达和创新,本身的寓意就是对自己、对艺术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自省与反思,由此再创造的“天地人”、“人梯”等系列雕塑,都始终贯彻和宣扬了这种天人合一的国学思想。再比如雕塑“佛”“儒”“道”,既不失汉字的“形”象,又概括体现了整个佛家、儒家、道家的思想内涵,除了让人惊叹汉字由平面转换为立体的强烈感观外,更宣扬了艺术和人性的“真、善、美”。
    刘景路就是这样紧紧地扣着汉字的表意系统,魔术师般在解构与建构之间玩味着自己的艺术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尽管就前卫性而言,刘景路的艺术观念和语言风格仍趋保守,带有某种折中主义色彩。但是,从艺术的个人语汇和独立性来看,刘景路恰恰是另辟蹊径,走了一条别开生面之路。
    天下事物都不会停止,时时都在运动中,艺术也不会例外,所以传承和创新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唯有创新的艺术才有灵魂”就是一个共识。
    如果说刘景路的意画书法是艺术上的创新,那么由平面意画书法而衍生的雕塑、陶艺等立体的书法形式,则是一场革命!是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立体的艺术形式,宣扬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灵魂。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里。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这是诗人陆游的人生感悟,我相信这亦是刘景路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我还相信,刘景路的艺术人生还远不如此。“蛹化成蝶蝶绕花”,我们期待他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突破和惊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安楠个人网站 ( 京ICP备12015134号-11 )

GMT+8, 2023-11-30 21:30 , Processed in 0.01209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an-nan.org

© 2011-2012 安楠个人网站。

回顶部